• Paintings 绘画
  • It's Chinese to Me 天书
  • Chinese prose 散文
  • Poetry 诗歌
  • Blog 博客
  • Contact me 与我联系
  • About 个人简历
Art World of Bing He 冰荷的藝術世界​
Add tet

大马士革的一天

3/10/2014

1 Comment

 
图片
 ■冰荷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May 22, 2013 06:00 AM | 3429 次 | 0  | 7   |  | 


2009 年的大馬士革, 開齋節的清晨。

巷子裡出奇地靜。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城裡輕手輕腳地走著。巷子裡幾乎看不到人,土坯牆,石門,黑白相間的條形石頭,一棵樹不甘寂寞,從院內伸開四肢,在小巷的拐角處等待著你。

這不是第一天在大馬士革,我前幾天好好觀看了這裡的景觀。從人潮洶湧的集市到幽靜的學校,從薩拉丁的陵墓到阿茲姆宮,從宏偉的奧馬亞清真寺到大馬士革城堡,每個景點都一一看到。如果說景點是一個城市的皇冠,那民居則是一個城市的肢體,在那裡你可以看到虛浮表面下沉澱的實質,感受到城市的呼吸與脈搏。

正走著,忽然看見兩個二十多歲的姑娘,說說笑笑,走到離我不遠處按了門鈴。其中一個女孩頭上裹著銀藍色的紗巾,襯托出一張杏仁臉,兩隻眼睛明眸善睞。我跟她們打了招呼,問她們是否住這裡,銀紗巾女孩點點頭。我又問她能否進去看看。她示意我等一下,閃進大門裡,不久出來帶我進了第二道門。

房間出奇地小,一個圓桌幾乎占據了整個地方。一個三十歲的女人,頭上裹白毛巾,腿上套著大紅的緊身褲,咧著大嘴衝我笑,一種既高興又有些不知所措的表情。很顯然,他們剛吃完早飯,桌子上放著殘羹剩飯的盤盞。銀紗巾女孩告訴我那是她嫂嫂,離婚了,現住父母家。

跟她上了二樓,左手一拐就進了客廳,也不是很大,三面環牆的土耳其式長椅,中間空落落的,什麼也沒有。一個五十多歲、身體發福的女人一身白,頭戴繡花白紗巾,正襟危坐在那裡。在她的斜對角,一個戴著眼鏡、神態愜意的老頭在那兒看電視,顯然是女人的老伴兒。女孩向我介紹這是他的岳父母,她和老公住在另外一個城市,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一盤葡萄和幾杯熱茶端上來了,我們邊吃邊聊邊看電視。老頭兒開始向我發問,問我信什麼教,我說什麼都不信。老頭兒很吃驚地看了我一眼,想必在他的周圍沒有無神論者。我跟他解釋,不信教的好處是:我不會說我的上帝比你的阿拉好,也不會頭腦發昏為了什麼神去殺人。老頭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我對穆斯林的看法。我說任何地方都有好人壞人。老頭兒忙說,那些恐怖組織的人不是好穆斯林,穆斯林不殺人。又過了一會兒,老頭兒又問我吃不吃狗和蛇,因為前一陣看電視說中國人什麼都吃。讓我想起初到加拿大參加教會活動,那些加拿大人也問中國人吃什麼。我說反正我沒吃過。

待了一會兒,我想起身告辭。紅褲子女人還幫著找了很多照片。銀紗巾女孩送我出來,把地址電話留給我,讓我以後來去她那兒玩。

下午依舊在老城裡轉。因為與阿里約好下午兩點見面,別的地方沒敢多待,匆匆向他那裡走去。半路下雨,躲進一個教堂裡,正好當地人給新生兒作洗禮。在那兒看了一會兒,雨小了,跑到阿里那兒,人已經不見了。

遇見阿里是前一天下午,在城裡閒逛時看到了一個小路標,指著阿里的旅店。我想起一本法語的旅遊書裡對此家旅店的介紹,說店主是個雕塑家。我正好想看看,就按箭頭找到了阿里的住處。

門一開,進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院子,在黑白相間的大理石鋪設的地面上,一個身著長裙的女人石雕面朝下躺在一個挖空的樹樁裡,我不禁倒吸一口氣,為作品的精美與周圍環境的襯托而讚嘆。院子中間有一個六角形的噴泉,四周散落圓桌、長椅,一些背包客在喝咖啡,另外一些在閱讀。庭院裡還有一個類似戲台的地方,台子上立著些打磨的四方形樹樁,樹樁上鑿出些凹面,上面放著不同的黃銅雕塑。

阿里個兒不高,身材結實,頭頂略禿,稀疏的鬍鬚有些像枯黃的稻草。人很健談,他是留在大馬士革裡為數不多的猶太人,敘利亞最著名的雕塑家。他興致極高,把我帶到他的工作室裡,讓我看其他的作品,我則把作品的流派和隱含的意義與他討論。過了半個小時,他開車把我送回旅店,約好第二天見面,帶我見其他的藝術家。

但大雨讓我耽擱了二十多分鐘,阿里已人影無蹤。旅社的青年給我接通了阿里的電話。阿里說等了我好長時間,看我沒來就出去了,他讓我等等,說一會兒有人找我。這正中下懷,他的畫冊很多,好多都是當地畫家的作品,正好可以好好看看。我就在那兒翻看藝術畫冊,再一抬頭,一個五、六十歲的男人坐在我面前,一身卡其布坎肩,上面有無數個兜兒,一頭灰白的半捲曲的頭髮,上唇蓄著濃密的鬍鬚,眼鏡後的一雙眼睛和藹可親地對我笑著。

他自我介紹是畫家,叫沙達,阿里給他打電話,他就過來了。我跟他走到他的工作室,與阿里的旅店幾步之遙。房間細長,一兩個畫架,房子裡擺放幾幅畫,說不好是什麼風格,色彩鮮艷,橙黃、淺粉、嫩綠,畫面的人物有些模糊,帶著翅膀,似乎有些夢境與天堂的感覺。待我看到他的畫冊,似乎看到一些畢卡索與夏卡爾的影響。工作室外有一個不大的庭院,花草掩映。不一會兒,沙達的夫人和兒子也趕過來了,聽說我來了,忙著沏茶倒水。沙達的夫人也畫畫,兒子搞攝影。他們一家是天主教徒。

沙達帶我到另外一個房間,都是人物肖像,也是很亮麗的色彩,我馬上認出了他兒子與夫人的畫像。畫風受英國畫家培根的影響,但臉部只有四分之一扭曲,沒有培根的焦慮與掙扎,有的竟是田園般的舒緩與明媚。

看完他的畫室,沙達領我到了另一個藝術家的工作室。一個六十多歲身材結實的畫家。他的畫風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黑白,有些像鉛筆素描,讓我想起〈大碗島的下午〉的黑白習作,點彩派。他是穆斯林,一周一半時間在大馬士革畫畫,另外幾天回霍姆斯的家裡。

最後,沙達領我到了一片破敗的平房裡。門框用大木樁撐著,塌陷的天花板,凸凹不平的地面,幾個年輕人在印刷。我問沙達為什麼會是這種情況,他說那些猶太人跑到以色列,沒人住沒人修,政府有民族政策,不讓動,所以是這種狀況。我後來才知道,猶太區是藝術家聚集地。要不是開齋節,我會看到更多的畫家。

三年多過去了,敘利亞依舊在戰火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每當在電視報紙看到有關敘利亞的報導,我常常想起大馬士革,這座歷經朝代替換的城市是否能夠逃出此劫;還有那些宗教信仰不同卻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藝術家們,是否依舊安然無恙。只能默默祈願,一切平安。

(寄自加拿大)
Copyright 2014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世副文章,請看「世界副刊每月徵文作品」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大馬士革的一天

1 Comment
Wendy Jarvis link
9/22/2021 08:36:37 am

Great bllog

Reply



Leave a Reply.


    Archives

    January 2020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September 2017
    July 2017
    April 2017
    January 2017
    October 2016
    May 2016
    December 2015
    September 2015
    July 2015
    August 2014
    March 2014
    November 2012

    Categories

    All
    散文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